警惕蜱虫叮咬:应急处理与误区警示

Connor 火必交易所官网 2025-05-19 4 0

春夏之交是蜱虫活跃度极高的时段。树木、草丛和灌木为其提供了遮荫和栖息的舒适场所。蜱虫又以动物为宿主,因此常出现在有小型动物(如老鼠、松鼠、鸟类)或大型动物(如羊、牛)活动的地方。

当我们在户外活动时,就可能被潜藏着的蜱虫叮咬,且蜱易附着在人的头皮、腰部、腋窝、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,不易被发现。

警惕蜱虫叮咬:应急处理与误区警示

警惕蜱虫叮咬:应急处理与误区警示

警惕蜱虫叮咬:应急处理与误区警示

展开全文

警惕蜱虫叮咬:应急处理与误区警示

警惕蜱虫叮咬:应急处理与误区警示

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,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紧急处置!!!

蜱虫叮咬的应急处置步骤:

保持冷静:

不要惊慌,避免因紧张导致处理不当。

检查叮咬部位:

发现停留在皮肤上的蜱虫时,切勿用蛮力拉扯,以防口器折断或头部断在体内发生继发性损害。

移除蜱虫:

1.预先消毒,降低微小创口感染的风险。

2.蜱虫在吸血时会将头部埋入皮肤,要用尖头镊子或者专用蜱虫移除工具。

3.使用消毒后的工具贴近皮肤位置,轻轻夹住蜱虫头部,垂直皮肤方向,用稳定、均匀的力量缓慢向上拔出。

4.避免左右扭动或用力猛拉,以免口器断裂留在皮肤内。

清洁处理:

1.移除后,用碘伏或酒精等消毒剂消毒叮咬部位,清洁双手。

2.如果不慎接触蜱虫,尤其是蜱虫被挤破后的液体,应立即用碘伏或酒精进行局部消毒。

检查残留:

观察皮肤是否有残留蜱虫,如有,及时就医。

保存蜱虫样本:

移除后的蜱虫装入密封袋或密封瓶内妥善保存,若出现不适症状,可作为医生的诊断与治疗的参考依据。

监测症状:

若在清除蜱虫后的几周内出现发热、乏力、肌肉酸痛等症状,要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,并告知医生近期被蜱叮咬史,包括叮咬的时间和部位。

警惕蜱虫叮咬:应急处理与误区警示

警惕蜱虫叮咬:应急处理与误区警示

警惕蜱虫叮咬:应急处理与误区警示

处置误区!!!

徒手将蜱虫拔出来,不仅会将蜱虫的口器留在皮肤之内,蜱虫的倒钩携带神经毒素,易引起皮肤的继发感染,还会因为挤压蜱虫的身体,导致蜱虫已经吸食到的血液倒流到伤口中,会对伤口造成损伤,而且存在感染疾病的风险。

来源:中国疾控中心、淮安疾控

声明:部分科普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,如认为内容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,谢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