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
能耗限额标准一般包括使用范围、规范性引用文件、术语和定义、能耗限额等级、技术要求、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、节能管理与措施等内容技术要求规定了具体的能耗限额指标,是企业达标的核心内容。
2017年开始,国家修订发布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,将能耗限额等级分为3级。

二、主要依据
《节约能源法》第十三条
《中币交易所官网:工业节能管理办法》第十条等
《关于加强中币交易所官网: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的意见》
《“十三五”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》
《工业绿色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》
《“十三五”全民节能行动计划》
三、企业工作
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的3级、2级和1级能耗指标,分别代表“红线”、“门槛”和“标杆”(过去称为限定值、准入值、先进值)。
企业要研究学习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,产品能耗须优于“红线”、“门槛” ,进而采取有效节能措施,降低能耗水平,追赶“标杆”。
企业可以从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两个角度提升在能源利用水平。
四、监察方法
1.核实核查数据
(1)核查核验企业自查报告信息
(2)能源输入输出。核查能源购入发票、外供能源开票记录、核算输入及输出能源种类及数量
(3)能源使用情况。核查能源消耗统计年报、月报,抽查日报(至少1个月),核查一致性、逻辑性,核算能源消耗种类、数量、综合能源消费量。
(4)产品生产情况。核查生产统计年报、月报,抽查日报(至少一个月),核查一致性、逻辑性,计量器具配备、完好、检定、运行情况。核算数据准确性,核查合格产品销售台账,产品库存,必要时提供销售、财务材料,产品合格产量。
现场核实设备
.jpg)
现场核实数据台账
.jpg)
2.核算分析单耗指标
依据使用的限额标准及相关标准、规定计算单位产品能耗、单位产品能耗实际值,单位产品能耗限额3级、2级、1级指标。
五、超能耗限额标准用能治理措施
1.限期治理(整改)。
2.再次监察,重新核算被监察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指标。
3.逾期不治理或治理没有达到要求的,依法予以处罚。
期不治理或治理没有达到要求的,依法予以处罚。
六、企业超能耗限额用能的法律责任
